|
|
|
華東師范大學休閑文旅產業研究院成立 |
http://www.scgc168.com 2025年8月30日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 |
|
8月30日,華東師范大學休閑文旅產業研究院成立大會暨“休閑——未來超級產業”研討會在普陀校區舉行。
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標志著中國休閑文旅領域首個跨學科、高規格、應用型研究平臺正式啟動,將為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休閑這一“超級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創新動力。
休閑文旅產業研究院首任院長由華東師大特聘教授、中國休閑文旅產業領軍人物、復星旅文集團終身榮譽董事長錢建農擔任。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上海市普陀區委書記胡廣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巡視員程梅紅,華東師大黨委書記梅兵,閔行區副區長張賢,江蘇省常州市副市長蔣鵬舉,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政策規劃處處長宋聰,以及休閑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錢建農,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大會由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孟鐘捷主持。來自上海市普陀區、閔行區以及沿滬寧線八個城市政府與文旅部門領導,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社科院等高校與科研機構,中國旅游出版社、上海證券報社、浙江省旅游投資集團、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攜程集團、祥源文旅、保利商旅等文旅企事業單位,及校內師生代表200余人齊聚麗娃河畔,共同見證研究院正式成立,共謀未來休閑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應時而建 迎接休閑"超級產業"新時代
在當前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類正從勞動中解放出來,追求美好生活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目標。休閑產業已經突破傳統產業邊界,成為融合一二三產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的新興“超級產業”。
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指出,隨著前沿科技推動社會深刻變革,人類正進入以精神滿足為核心的新階段,休閑已超越傳統范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文明躍遷的“超級產業”。華東師大自1992年設立旅游學系以來,持續深耕休閑文旅教學科研,發布多項重大成果,為研究院成立奠定堅實基礎。研究院將立足華東師大人文傳統和多學科超學科優勢,聚焦休閑與多領域的交叉融合,構建面向未來的、有中國特色的休閑理論體系,助力產業轉型和范式變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普惠全民福祉作出應有貢獻。
錢建農在成立大會上發布了建院綱領與規劃。研究院將充分整合華東師大多學科優勢,通過“產業—教育—技術”三維融合,打造“三城慧”休閑超級產業平臺,推動休閑文旅產業創新與高端人才培養,為新文科建設與社會服務探索新路徑。未來將建設成為具有華東師大特色的全國著名休閑文旅產業智庫、上海市一流休閑文旅產業人才培養高地和未來休閑產業新技術應用、商業新模式孵化基地。
深耕休閑產業研究 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會上,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強調,在新時代,休閑文旅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旅游研究、智庫建設要和產業深度結合,要講好中國旅游故事,為全球旅游業繁榮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在大會現場正式發布了兩項重磅研究成果。《2025中國城市休閑化發展報告》,這是華東師大聯合課題組第15年發布該報告,也是目前我國有關休閑城市建設測度方面延續時間最長的權威報告。研究通過五個維度、43個指標的科學統計與綜合分析,對全國44座城市休閑化發展水平進行綜合分析,2025年報告呈現出“大格局基本穩定、各維度發展不均、城市群引領明顯、東中西持續優化”的總體發展特征。
課題組首席專家樓嘉軍教授介紹,中國城市的休閑化進程,正從滿足基本需求的“硬件建設”階段,邁向追求品質、深化體驗與凸顯人文關懷的“軟實力提升”新階段。未來,如何在國家戰略指引下,以城市休閑化賦能城市更新,實現經濟、生活、環境、服務與交通的協同發展,塑造獨具特色的城市休閑個性,將是每一座城市實現休閑化高質量發展、成就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關鍵所在。
研究成果《未來休閑產業圖譜》利用產業集群劃分與復雜算法,通過對超2萬家企業休閑文旅企業與人工智能企業的關聯度分析,全面剖析產業上下游體系、發展動態及關鍵企業,以“科創大腦”描繪未來超級產業的壯麗圖景,為政府決策、企業創新與產業投資提供科學依據和戰略指引,助力構建面向未來的休閑文明新生態。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巡視員程梅認為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時、意義深遠。并期待研究院能立足上海、輻射全國,為休閑文旅產業注入新鮮血液,聚焦前沿課題產出更多研究成果,為上海文旅政策制定、產業布局提供更精準的理論支持,共同探索休閑文旅產業的“上海模式”,讓上海的休閑文旅產品既有“國際范”,又有“煙火氣”,真正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休閑生活的需求。
加速沿滬寧城市合作 共創休閑產業生態圈
由華東師范大學和普陀區共同牽頭,聯合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等滬寧沿線城市共同發布了《沿滬寧休閑產業合作發展倡議》,旨在打破行政壁壘、促進資源流動、實現優勢互補。未來,一校九城將以“共促城市休閑化、共推旅游同城化、共研文旅產品、共拓入境市場、共商消費一體化”為合作主線,構建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沿滬寧休閑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注入新動能。
上海市普陀區王玨副區長指出,休閑文旅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研究院的成立搭建了一個“產學研用”協同共進的平臺,將有力助推區域休閑文旅產業提質與人才集聚。普陀區將依托這一優質平臺,攜手華東師大,與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八市深化合作,持續釋放“區位+資源+產業”的疊加優勢,大力推動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推動休閑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期間,研究院與揚州、太倉、周莊、綠地城投基地代表簽署合作協議,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這些合作基地的建立,將為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實踐平臺,標志著沿滬寧區域休閑文旅產學研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
學界業界深度對話 凝聚產業發展共識
大會設置了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環節。
北京大學吳必虎教授在主旨演講中提出,面對人工智能引起的系列社會問題,在后人工智能時代,旅游休閑承擔著社會“穩定器”與“療愈師”的作用,而旅游休閑城市需要構建居游并舉、主客共享的價值體系,營造城市公共休閑服務的社交空間與情緒空間。
香港中文大學李想教授發表了“在體驗經濟背景下重新審視旅游”的演講,強調要從體驗維度重構旅游產品和服務價值。
圓桌論壇由休閑文旅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馮學鋼教授主持。三場圓桌論壇分別聚焦“AI時代休閑文旅新供給”、“國民休閑消費的生態構建”、“未來休閑教育與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討論。
與會專家認為,研究院的成立正值其時,不僅回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順應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將為我國休閑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使休閑產業真正成為引領精神升華與社會和諧的強大力量。
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殷德生表示,要不斷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努力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引領休閑理論創新與產業實踐變革的重要引擎,充分發揮智庫功能,培育高端人才,推動產業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支撐。
|
關于華東師范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scgc168.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