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財經大學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揭牌成立! |
http://www.scgc168.com 2025年8月31日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 |
|
8月30日,上海財經大學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數智化時代新聞傳播與社會學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論壇在國定路校區行政大樓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黨政領導許濤、劉元春、姚玲珍、李增泉、夏紀軍,學校各二級單位、研究院師生和離退休教職工代表,以及兄弟院校學者、媒體機構、業界導師和校友代表出席會議。
許濤書記代表學校向蒞臨大會的各界嘉賓致以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他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教育強國建設全面布局、高位推進的關鍵時期,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傳統人文社會科學迫切需要一場深刻革新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學校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響應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舉措,彰顯著學校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決心與態度。許濤書記對研究院的建設與發展寄予厚望,并提出三點期許:第一,聚焦學科特色發展,打造一流學術高地;第二,注重產教融合,培養卓越復合型人才;第三,強化社會服務,彰顯上財責任擔當。
成立儀式由姚玲珍副校長主持。
上海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曾群代表上海市委社會工作部對上財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是面對國家社會治理戰略需求的具體行動,希望研究院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優勢,構建“教學-科研-智庫”三位一體的創新平臺,為我國社會治理創新提供理論支撐和人才保障。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張濤甫和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文軍作為兄弟院校代表致辭,他們對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并期待未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張濤甫院長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是推動新聞學與社會學深度融合的戰略舉措,既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又體現了前瞻性的社會關懷。他強調,面對當前技術革新浪潮,未來應進一步促進知識與實踐相融合,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入學科建設與發展。
文軍院長認為,人文社會學科必須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相結合,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作為集教學、科研和智庫建設為一體的新型教研機構,應當積極探索數字化時代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促進社會良性運行,助力社會各界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發展狀況。
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2000級新聞專業校友王震坤表示,母校嚴謹的學術訓練賦予了他洞察事物本質、進行邏輯拆解并逐個擊破問題的核心能力,這套方法論讓他在跨界踏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時依然游刃有余,并成功獲得了多項專利。他衷心感謝母校賦予他審視世界的獨特眼光和永不停止的創新精神,期待未來能夠和研究院有更多同頻共振、深度合作的契機。
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許濤書記、劉元春校長、上海證券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劉欣,上海交通大學智能傳播研究院院長李本乾,上海財經大學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劉長喜共同為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揭牌。
劉長喜副院長作研究院發展規劃介紹。他以“特色”“交叉”“融合”為關鍵詞,全面解讀研究院的發展愿景與未來方向。他表示,研究院旨在建設成為以“數智財經+”為血脈、以“交叉融合”為基因、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教學-科研-智庫”三位一體的高水平研究院。研究院未來將重點聚焦三大方向:打造特色人才培養高地、構建交叉學科研究范式、建設高水平智庫。研究院將積極參與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形成具有政策影響力的“上財報告”,發出具有鮮明特色的“上財聲音”。
劉元春校長為新聘行業導師頒發證書,學界業界深度合作共謀發展大計。
圓桌論壇一,李本乾院長、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峰、上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王晴川圍繞“數智化時代新聞傳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先后作主題發言,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經濟新聞與傳播系主任王學成主持。
圓桌論壇二,劉欣院長、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黨委書記楊锃、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發祥、上海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邢海燕就“數智化時代社會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先后作主題發言,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經濟社會學系主任馬磊主持。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新聞傳播與社會學教育必須主動回應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深刻變革,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大力推進文理交叉融合。論壇強調,應積極探索“數智財經+”特色發展路徑,將新技術融入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同時堅守人文關懷和價值引領,培養兼具技術能力、學術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復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主動擁抱變革。上海財經大學新聞與社會高等研究院將積極順應數智時代發展潮流,深度融合新聞傳播學與社會學的學科優勢,構建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院將充分發揮“教學-科研-智庫”三位一體的平臺優勢,加強前沿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努力成為社會治理理論的“策源地”、復合型人才的“孵化器”和改革經驗的“傳播站”,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服務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上財智慧”和“上財力量”。
|
關于上海財經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scgc168.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