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義遒教授向北京大學捐資設立“博雅時頻青年獎” |
http://www.scgc168.com 2025年9月2日 來源:北京大學 |
|
8月23日,王義遒教授向北京大學捐贈儀式暨首屆博雅時頻青年獎評審會在教育基金會北大之友報告廳舉行。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副校長、教務長、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王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房芳,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中國航天科工集團203所所長葛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武建鋒,北京大學電子學院院長彭練矛、黨委書記馮梅萍、副院長王延輝及30余位北京大學電子學院量子電子學研究所師生共同出席了捐贈儀式。儀式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李宇寧主持。
龔旗煌會見嘉賓,并對王義遒的捐贈表示感謝。他指出,此次捐贈體現出王義遒教授對學術事業的熱忱、對青年科研人才成長的期許以及對國家創新發展的高度責任感,希望該項目助力時間頻率領域青年人才發展,為服務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北大力量。儀式上,龔旗煌代表學校向王義遒致贈捐贈證書。
王博在致辭中指出,基金會要加強管理,讓項目充分發揮發掘、鼓勵和支持青年領軍人才的作用,為推動科研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王義遒回顧了與時間頻率科學結緣的經歷。他指出,時間頻率技術是現代科技社會的基石,希望該獎項能激發更多年輕人投身該領域,潛心鉆研,勇于挑戰前沿科學問題,助力我國時頻科技水平持續走在世界前列。
彭練矛介紹了項目籌備情況和未來規劃。
捐贈儀式后舉行了首屆博雅時頻青年獎評審會,評選出首屆“博雅時頻青年獎”獲獎人。王延輝主持評審會。
延伸閱讀:
“博雅時頻青年獎”旨在獎勵高等學校、研究機構或時頻產業中從事量子頻標(原子鐘)和守時、授時及用時領域的設備研制與方法創新工作,取得基礎性和顛覆性重要突破,使上述工作性能有顯著提高,并在實際應用中得到證明的基礎研究和工藝技術上的發現、發明者。獲獎者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年齡不超過40周歲。項目評審由北京大學電子學院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時間頻率專業委員會、中國天文學會時間頻率專業委員會、中國宇航學會計量與測試專業委員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授時與時間專業委員會共同執行。
|
關于北京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scgc168.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